2018春節期間,省科技館推出“科學體驗,快樂分享”新春系列科普活動,全新升級的常設展廳,趣味十足的科學表演,震撼的穹幕電影等豐富多彩的各類科普活動,為觀眾獻上了一出科技味道濃厚的開年大戲。據統計,初三至初六共接待公眾1萬7000余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6%。
春節期間,省科技館送給廣大公眾一份節日厚禮。全新打造的 “風世界”、“小小建筑師”和“創意空間”展區,經過前期的籌備、設計、制作、布展以及試運行后,面向社會公眾開放。煥然一新的展區引進了全新的展覽內容和理念,不但展品數量和質量得到顯著提升,其趣味性和互動性更是倍增,最大的特點就是緊密結合未成年人活潑好動的天性,將展品互動性、趣味性、知識性進行有機結合,強調對孩子們科學興趣的激發和培養,同時結合互動小實驗,讓孩子在玩耍中體驗到無盡的科學魅力。在“小小建筑師”展區,小工地上堆積著許多彩色的磚塊,小朋友們穿著黃色安全帽和工作服,忙著運送磚塊,按底層到高層的順序壘磚砌磚,一起與爸爸、媽媽砌墻、搭建城堡,體驗一把當小建筑師的感覺!在展區里還有一個黃色的“塔吊”,小朋友們可以通過推動手柄,實現重物的搬運。在爸爸、媽媽們的協助和親歷親為的參與中,孩子們不僅興趣和積極性大增,而且還培養了他們團結協作、互幫互助的精神。平時大家極少見到真實的龍卷風,在這里觀眾可以大飽眼福。“風世界”中的“龍卷風”展項正在上演一場精彩好戲,觀眾們足不出戶就可以近距離的體驗到龍卷風的超強威力,此時一股巨大的龍卷風正盤旋而上,觀眾們目不轉睛的觀看,或拍手稱贊或發出驚嘆。原來這是因為,展品的下邊負責形成水蒸氣,展品的頂部有風機,展品周邊3個立柱上有很多小孔吹出氣流,這樣三方合力就模擬出了各種不同的龍卷風。“創意空間”展區中的“魔幻沙池”突破傳統樂園模式,集學習、創造、益智、趣味、游樂為一體,為適齡兒童打造全新的游樂模式,地形隨著沙子堆積高度的增加而逐漸呈現大陸架、海岸、陸地、山丘等地貌,低的地方可以呈現河流,同時配有等高線、魚、火山等互動動畫,任意地形板塊可以任性組合,孩子們可以自由發揮自己的創意,體驗與沙子交互的樂趣。
最新上演的科學表演《空氣動力》和《空氣炮》以及經典節目《好玩兒的泡泡》、《魔法盛宴》等在抽象的科學原理中融入了新奇有趣的科學現象,構思巧妙,編排新穎,帶給觀眾耳目一新的感受,成為了此次科普活動的一大亮點。小朋友們可以來一場“飛去來器”的激烈角逐,可以感受尾翼不同的火箭飛行的速度和方法,還可以走進“空氣炮的世界”,來一次神秘的科普之旅。同時互動問答的形式,既鍛煉了孩子們的膽量,又提高了自信心,幸運的小朋友還可以得到精美的新年禮物。
最新編排的天文科普小講堂《二十四節氣》系列,將生活故事融入到自然科學、節氣文化之中,為大家介紹了二十四個節氣的含義、來源及季節特征、經典諺語等相關知識,拓展和激發了孩子的科學興趣,真正讓孩子領略中國傳統節氣文化風物之美,帶領孩子走進神奇的四季輪回體驗。天文科普啟蒙看片會《星空音樂會》,是世界上首部以音樂劇形式呈現的天文節目,該節目用音樂敘事代替了機械說教、依靠星空和天文現象的壯麗和宏大來說服觀眾,以星座知識、宇宙、星系、星云以及恒星的誕生、演化乃至死亡和新生的相關天文學畫面為支撐,讓觀眾在享受優美動聽旋律的同時,一睹壯麗宇宙、燦爛星空的絢爛景象,多首好聽好記的星座主題歌能夠幫助觀眾方便地記憶和辨認四季星空中的主要星座,充分體現了“藝術使科學平易近人”原則,激發了觀眾對宇宙和星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穹幕“大片”《阿拉斯加》,天象節目《冬季星空》、《深度撞擊》,4D影片《變形記》、《海洋中的精靈》,以新奇的故事、緊張的情節、震撼的視覺、悠揚的音效、趣味的知識,帶給公眾前所未有的體驗。
四天假期,參觀科技館的觀眾呈現井噴之勢,大門口一度排起了兩條長達50多米的隊伍,常設展廳觀眾爆滿。為了滿足觀眾需求并確保安全,科技館及時啟動應急預案,館內盡管人流如織,但參觀秩序井然。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科學表演秀和互動體驗活動猶如一席視聽盛宴,讓觀眾全方位、多角度感受科技的無窮奧秘,體驗科技的無限魅力和樂趣,不斷引發觀眾熱烈的歡呼和掌聲。省科技館干部職工充分發揮團隊精神,精誠合作,敬業奉獻,為觀眾提供了優質的服務,圓滿完成了接待工作,樹立了良好的社會形象,收到了很好的社會效果。春節長假期間,河北電視臺、河北日報、燕趙晚報、燕趙都市報、河北青年報、河北省廣播電臺、河北新聞網、長城網等新聞媒體對河北省科技館的系列科普活動相繼進行了報道。